摘要 近日,一份文件在网上流传,“集中供地或将取消”的消息火速刷爆了朋友圈。该消息出自去年1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的一份《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》。
近日,一份文件在网上流传,“集中供地或将取消”的消息火速刷爆了朋友圈。
该消息出自去年1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的一份《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》。
通知内明确了,根据形势变化,“调整和优化”现有的土地供应模式。
该份文件重点如下:
“集中供地”制度将被调整和优化
详细清单内的地块,一次或者多次发布出让公告,有序组织出让,并在公开的拟出让时间段内全部推出。根据形势变化,“调整和优化”土地供应模式。
全年供地计划仍需公示
取消集中供地后仍需要公示全年的供地清单,每年第四季度启动编制下一年度供地计划,最晚应在计划年度的3月底公布。
提前发出接下来3个月的供地计划
建立拟出让地块清单公布制度,每次公开详细清单对应的拟出让时间段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,给市场主体充足的时间作投资测算和判断。
未开发库存较高的城市需缩小供地规模
凡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长、土地流拍率高、市场露求明显不足的城市,应当控制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,其中已供应未竣工住宅用地面积超过近三年平均完成交易量5倍的城市,应当从严压缩计划规模直至暂停供地。
在这个全国性政策发出后,现在有不少城市积极响应,根据形势变化,“调整和优化”土地供应模式。
山东及时跟进,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出了一则通知,表示今年起,要求落实相关政策,或将调整原有的集中供地模式。
今日,成都中心城区首次发布了4月底前拟出让的住宅用地明细清单。清单中共35宗住宅类用地,面积合计约1935.6亩,地块涉及天府、高新、锦江、青羊、武侯、龙泉驿、新都、温江、双流、郫县、新津区域。并未说明需集中出让。
杭州在1月17日发出了今年第一批次土拍公告,公告中没有使用“集中”二字,使用的是挂牌公告。此前余杭、临平、富阳等多个区域已经明确成熟一批、出让一批,实际上已经趋于常态化供地。
天津于1月挂牌1宗宅地,这是2021年天津实行“宅地出让两集中”以来,首次单独挂牌的涉宅用地。意味着,天津土地市场“两集中”模式或将退场,重新进入年度常态化持续更新推介。
其实,去年多个城市集中供地制度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起来。长沙、南昌相继表态要退出集中供地。接下来,全国应该还会有更多城市跟进这一新的供地制度。
值得要注意,此次对集中供地的优化和调整,更有利于应对精细化、透明化供地。过去,由于供不应求,供地计划的作用不大,主要是如何增加供地。现在,大部分城市供应过剩,且区域间差异分化很大。保持地产稳定,必须要做供给侧改革。
曾经“小步快跑、小剂量出让”的出让方式有望回归,这将有利于地块加速出让,和避免开发商上市周期撞车的现象,为去库存提供助力。
鉴于此次政策明确,各地要在3月底前向社会公开今年供地计划,所以此次自然资源部的政策文件具有非常好的实操指导意义,客观上也有助于促进供地工作的更好开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