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今年以来,我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深入推进“五大行动”,全面发展“五新产业”,“五型经济”积厚成势,主要工业指标实现“开门红”。
今年以来,我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深入推进“五大行动”,全面发展“五新产业”,“五型经济”积厚成势,主要工业指标实现“开门红”。一季度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382.5亿元,实现工业增加值103.8亿元,工业用电量累计完成14.4亿千瓦时,三项指标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。
当前,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深受疫情影响,但我区动力电池企业依旧稳定增长、发展持续向好。在北电爱思特(江苏)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通过机械手精准操作,一枚枚电芯进入包装程序。不久后,这批电芯将按订单要求送达大洋彼岸。该公司主要产品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,年产能7.5千兆瓦时,可供约25万辆电动汽车使用。北电爱思特(江苏)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东翔表示,企业现在80%的产量为出口,5月的计划单正在提前备货,由于企业落实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,目前生产未受影响。
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,我区企业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以1.84GWh的月装机量继续排名全国第三,市场占有率达9.4%,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20%。从去年9月起,该公司市场占有率就呈逐月攀升态势,并实现“六连升”。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小强表示, 一方面产能规模在常州进一步扩大,并且要快速地扩大;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创新投入,在现有的研发平台基础上,在人才引进上加大投入,结合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全球化的进程研发出更优质的产品。
翻看一季度成绩单,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,一季度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382.5亿元,同比增长31.4%,增速位列全市第一,其中特色地标产业增幅喜人,全区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106.7亿元,同比增长超120%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.9%,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3.7%。
亮眼成绩的背后,是我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突破、微笑经济创新、城市能级提升、全域旅游创建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“五大行动”的强力加持。
位列首位的重大项目突破行动,是我区全面提升产业实力,打造支撑常州发展关键变量、重要增量的指向标。2月21日,10个总投资达259.4亿元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,产业涵盖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制造、现代服务业和科创平台等。其中,中创新航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恩捷动力汽车锂电池隔膜2个项目被列为今年省重大项目。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见表示,金坛是锂电产业链集聚地区,加之金坛优良的营商环境,决定把基地定在金坛。
以“虎力全开”姿态抓项目建设,以“龙争虎斗”气势抓项目招引。今年全区共排定“532”发展战略重点项目165个,计划总投资1828.04亿元。1-3月,全区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84.82亿元,同比增长35.4%,一季度工作实现了“开局稳、开门红”。